極簡生活價值與現代室內設計

隨著時代的變遷,現代人對於生活有著不同的認知與期望,人們不再汲汲營營的追求物質慾望,逐漸遠離資本主義社會下過度消費的行為,反而開始嚮往「極簡」的人生哲學,生活型態回歸簡單舒適,並注重精神及體驗的富足。

隨著時代的變遷,現代人對於生活有著不同的認知與期望,人們不再汲汲營營的追求物質慾望,逐漸遠離資本主義社會下過度消費的行為,反而開始嚮往「極簡」的人生哲學,生活型態回歸簡單舒適,並注重精神及體驗的富足。本文強調的不是設計風格,而是如何將「極簡」的價值延展到室內空間,型塑簡約居家概念。

設計上的極簡主義設計

「極簡主義」(Minimalism)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興起的一個藝術派系,當時全球經濟快速發展,導致自然環境破壞以及大量能源消耗的危機,人們對資本主義下的社會產生反思,開始反對奢華、精緻並強調裝飾性的藝術風潮,認為藝術作品應該排除個人情感,去除不必要的元素,呈現真實且單純的樣貌。「極簡主義」也影響到建築設計的發展,德國現代主義大師 Mies van der Rohe 就提出少即是多「Less is more」的設計哲學,不再以華而不實的裝飾為設計重點,認為建築物應依循它的機能以及建築材料自然呈現其樣貌,奠定未來極簡設計風格的基礎。

▲ 德國現代主義大師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在芝加哥近郊打造的私人住宅-Farnsworth house,極簡建築的線條,透過玻璃牆面引入光線帶入風景。

世界各地的極簡生活運動(Minimalist  Lifestyle )

近幾年來科技的進步加上消費主義盛行,世界各國開始出現反對物質、崇尚簡約的生活型態,其中有許多概念與設計上所提到的「極簡主義」不謀而合。像是來自丹麥的「Hygge」,「Hygge」源自挪威語,原意為幸福、溫暖、舒適,將丹麥式的生活象徵,如燭光、咖啡、紅酒以及羊毛毯等元素自然而然的融入在生活裡,實踐簡單又美好的生活哲學;美國著名的極簡主義者 Joshua Fields Millburn & Ryan Nicodemus 則透過紀錄片《極簡主義》宣揚極簡生活的理念,督促我們聚焦在生命中重要的事物上,並對「真正需要的事物」提出質疑,同時對美國過度消費行為反思。反觀亞洲,日本將去繁為簡的新生活運動稱之為「斷捨離」,對物品進行「減法」來為自己的生活加分,主張只使用最少量但最好、最適合自己的東西,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質。而近來中國也出現網路用語「躺平」或「躺平主義」,意指現代年輕人對現實環境的態度- 與其跟隨社會期望堅持奮鬥,不如選擇「躺平」,強調低慾望、低成本為自己而活,並崇尚極簡的生活態度,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新生活運動,也讓我們看見人們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質,回歸簡單的生活成為未來的趨勢。

極簡生活背後的當代價值

國外眾多的網紅與 Youtuber 也相繼帶起 Minimalist Lifestyle 的風潮,然而他們提唱的極簡生活並不是一味地省錢,而是反思自己的需求把錢花在有意義的事物上,在有限元素中創造和諧且充滿細節的巧思,也讓當代許多年輕族群開始嚮往極簡的生活模式,反映了時下年輕人追求美感的生活氛圍。因此,在空間設計上,超越了純粹美學及造型,以人的需求出發,保有更彈性多元的設計思考,並重視永續環保的概念,讓人回歸到簡約且舒適的生活。以下幾點是我認為極簡生活的幾項重要價值:

▲《極簡主義》續集-《極簡主義:簡單就是潮》,除了講解「極簡主義」如何改變生活模式,也讓觀眾重新審視自身最真切的需求。
  • 簡約卻人性化的生活美學

在設計之前先思考生活的本質,移除無功能的裝飾性元素,並將材料、顏色及線條簡化,讓空間回歸最純粹的樣貌,主打簡約生活風格的無印良品,在深圳開設了全球第一家飯店「MUJI HOTEL」,延續品牌理念並以「反奢華、反簡陋」為核心,提出一個生活方案滿足住客最基本需求,「MUJI HOTEL」主張以合適的價格提供良好的住宿環境,在空間設計上也大量選用天然建材,展現一貫的樸實作風,沒有多餘的裝飾,卻營造出細膩的住宿體驗。

▲「MUJI HOTEL」客房內的家具、設備用品都出自於自家品牌,讓顧客享受完整的 MUJI 生活氛圍。

 

  • 彈性且多元的思維- 以租代買的概念

現今拜資訊科技和網路社群發展所賜,以分享、交換、租用有效率地運用地球有限的資源,也顛覆了許多既有的商業模式,像是 Uber、Airbnb 等共享經濟模式,都創造了更多新的商機。同樣的概念延伸到居家生活,人們不再擁有過多東西,以租用代替購買,留給空間更彈性運用的潛力。日本的無印良品因而推出「家具租賃」服務,以自家品牌的家具為主,讓民眾能更靈活的改造居家風格,也滿足租屋族的需求。另外合約到期後,可以選擇退貨、延長租約或直接購買,讓家具可以循環再利用,達到使用的最大效益。

▲ 無印良品在日本限定店鋪推出「家具組合租賃計畫」,滿足喜歡改造居家環境或租屋族的需求。

 

  • 永續設計的概念

在設計之初就應該要想到材料之後的問題,而設計通常決定了產品的壽命,是否可以長效使用且容易再回收。因此從最根本的材料來看,選用純粹、無毒且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之特性,並針對每個構建去重新設計思考,使得資源有效地被利用,然而不是所有的建材都可以全然的被回收利用,較難回收的建材可透過設計達到循環的概念,舉例來說,木作一般而言相當難回收使用,所以在設計木作的櫃體或家具時,藉由材料本身的特性去思考,模組化設計可拆解、好搬移的家具,另外也可思考與其他建材互相搭配,例如:塑料、鐵件、不鏽鋼等進而達到更多變化,不僅可延長使用壽命,還能讓產品的價值最大化,創造生活的無限可能。

▲ 選材上使用經過FSC認證(永續林)的樺木F1低甲醛板材,此夾板不須再貼木皮即可當作完成面,因此有降低汙染、不須再兩道工法的特性。

未來住宅空間趨勢- 邁向簡約、科技的人性生活

台灣正值新冠疫情期間,人們待在家裡時間更長,開始審視自己的居家環境,並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形態,渴望回歸健康的生活。而台灣近年也吹起一陣極簡主義的潮流,近來眾多提倡極簡主義的 YouTuber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極簡生活,並透過整理收納或自己動手改造居家環境,即使預算有限還是能打造舒適且有設計感的家。另外,隨著網路及科技的發展,空間設計結合數位科技儼然是一種趨勢,透過更智慧且人性化的系統,將智能開關、智慧門鎖、情境照明控制等整合,並透過面板或行動裝置連接控制,打造物聯網的居家空間為生活帶來更多便利。像是 Apple 在 2014 年就推出 HomeKit,並因應時代需求不斷的推陳出新,現在可在 iPhone、iPad 或 Mac 上的 Home App 操作,透過語音來控制所有 HomeKit兼容的產品,並可串連指令同時控制多個設備。未來在規劃住宅空間時,設計師必需更了解社會,並關注人的生活及五感體驗,透過設計將美感與機能整合,打造出簡約、科技的住宅空間。

 

 

文: 鄭家皓、蔡青樺
圖:MUJIppaperdjielife直學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