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過後的新常態,餐飲業該如何因應?

近來國內疫情趨緩,餐廳重新開放內用,並遵守中央政府的防疫規範,業績看似能順利回溫,但疫情已改變了民眾的飲食及消費習慣,消費者除了更重視環境衛生安全以及食材履歷之外,使用線上點餐或外帶、外送服務的比例仍高。

近來國內疫情趨緩,餐廳重新開放內用,並遵守中央政府的防疫規範,業績看似能順利回溫,但疫情已改變了民眾的飲食及消費習慣,消費者除了更重視環境衛生安全以及食材履歷之外,使用線上點餐或外帶、外送服務的比例仍高。受到疫情影響,部分餐廳已經靠著外帶餐盒、開發冷涷食品或與外送平台合作來減少業績的損失,但也導致餐飲品牌多通路(平台)問題,面對市場的變革,餐飲業轉型已是必然。直學長期專注於品牌空間規劃,近來來更參與許多大型企業品牌轉型與改造,協助客戶創建自身品牌的核心價值,樹立獨特的品牌文化,以下為我們擬定的轉型步驟,提供給大家參考。

一、重新確立品牌的核心價值 

疫情加速餐飲市場的變化,當消費行為改變,餐飲業者自然而然也需要跟著應變,不同類型及規模的店家有各自的策略,但最終都還是要回歸品牌的核心理念,不論在行銷策略、營運規劃、服務精神到設計呈現與菜色研發等各方面,都必須環繞這個核心價值進行,有自己想要帶給顧客的品牌文化與體驗。在商店林立的街道上,花大錢設計裝潢與引進頂級食材、設備的店家不在少數,但並非這樣操作的店就一定能吸引顧客上門;在眾多品牌匯聚的外送平台上,吸睛的視覺或包裝設計琳瑯滿目,爭奇鬥艷也未必能脫穎而出…最終,顧客之所以選擇你而捨棄競爭對手的原因,就在於你體現出來的「品牌價值」已被顧客感受並認同。

二、檢視並修正既有的商業模式與品牌定位

面對新時代的消費者,多數餐飲品牌既有的商業模式已經不適合現階段的發展,疫情之下,業者也逐漸了解到單純做內用的風險高,為了確保核心價值的傳遞與延續,餐飲業者被迫修正既有的商業模式,除了提供外帶外送服務之外,還開發新品項或推出新菜單,有資本的企業甚至開創全新品牌。而疫情也促使店家推動數位轉型,像是線上訂位、點餐或行動支付等數位服務持續成長。未來,在規劃後續品牌時都需思考如何抵抗風險,單一品牌最好具備能彈性調整商業模式的能力,例如高價體驗型餐廳,部分菜單可延伸作為外送餐點;多品牌企業則可以思考,高中低價位的店數比例,甚至開設雲端廚房品牌、開發冷凍食品以及經營線上市場都是可以分散風險的選項,但所有的策略都要先評估自身的條件及人力成本是否合宜,並不是一昧地跟隨其他品牌。

▲ 金車集團也在疫情期間著手調整101百貨櫃位的營運策略,將原有柏克金啤酒吧BuckskinTaproom 重新改裝為 噶瑪蘭威士忌概念店

三、回歸消費體驗,重建體驗流程

當擬定好商業模式後,這時就可專注於消費者的需求,運用體驗的思維,重新檢視每個消費環節,並在每個接觸點傳遞品牌的價值。除了實體空間的體驗外,餐飲外送已是不可逆的新興趨勢,將體驗延伸至外送外帶服務也是需要思考的議題。

  •  串接消費者在實體與虛擬通路的體驗

疫情期間,民眾減少到實體空間的機會,但社交是人們的基本需求,實體店在未來仍然扮演社群聚會的重要場所,顧客將會更重視用餐環境的衛生,以及來到實體店所得到的體驗與價值。餐飲業者可透過實體店來增加與顧客的交流互動,同時整合線上線下系統或導入科技來提升服務品質,使顧客有更好的體驗。

  • 外帶及外送的消費體驗

疫情加速外帶外送的市場,更多民眾轉往線上消費及訂餐,改變了餐飲的消費、互動及體驗行為。過去所謂的餐飲體驗也不再只侷限於實體空間,外帶及外送的消費體驗也是不可忽視,像是顧客在等候取餐時的環境及感受,以及外送員將餐點送只顧客手中,如果有精心設計的外袋包裝、餐盒或隨餐附上的小卡,不僅讓消費者感到溫暖,也能讓你的餐廳顯現出差異化並提高價值。

四、營運設計的修正

疫情對我們的生活帶來重大的改變,民眾已經養成外帶或使用外送平台訂餐的習慣,因此,業者也需要因應消費模式的改變去做營運上的修正,像是規劃外帶窗口、點餐機制或內外場動線等,尤其更注重廚房的流程及衛生安全,像是提供員工獨立的更衣及更換防護裝備的空間,並規定員工要由指定的動線進入廚房作業;或是在廚房與外場的交接處設置櫃檯,作為員工準備、包裝和處理訂單的工作區,以減少與廚房和顧客的接觸。另外,顧客也越來越重視從產地到餐桌的食材履歷,開放式的廚房設計可讓烹飪過程透明化,確保店家使用的是真材實料,並在乾淨衛生的環境下料理食材,讓顧客吃得更健康安心。

這波疫情雖然衝擊了餐飲產業,但也是讓餐飲業者調整體質、強化競爭力的最佳再造時機,重新思考品牌的核心精神、修正商業模式及營運流程,並隨時檢視顧客的體驗流程,透過不斷的來回調整讓品牌更具特色且符合市場需求。

文: 鄭家皓、蔡青樺
圖:直學設計 Kavalan 噶瑪蘭單一麥芽威士忌 101概念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