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的迷思(六):為何企業需要理解「設計思考」?
近幾年遇到許多企業型的客戶正面臨轉型的挑戰,想藉由設計或打造品牌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,但在合作過程中我發現大多企業不了解「設計」是什麼,更缺乏「設計思考」,導致客戶用採購的方式把「設計」當作是包裝
近幾年遇到許多企業型的客戶正面臨轉型的挑戰,想藉由設計或打造品牌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,但在合作過程中我發現大多企業不了解「設計」是什麼,更缺乏「設計思考」,導致客戶用採購的方式把「設計」當作是包裝
上一篇文章中說明設計與藝術的差異,破除大眾誤以為設計是藝術的迷思,正確地來說設計是創造與管理感受的科學,本篇文章及是著重在於思考現今設計師與團隊的狀況與問題,並回溯到設計教育的主要困難與議題。
在這個視覺影像充斥的時代,人們很容易被吸睛的視覺元素所吸引,而身處在設計產業裡,我們也觀察到許多設計師只著重造型和風格,或有崇拜大師、明星的現象,並把他們設為自己的工作目標…這也造成了許多的設計師,無法換位思考來考量客戶的需求
身處設計產業,我們也發現多數設計師只著重造型、風格和美感,無法換位思考來考量顧客的問題,甚至忽略了「設計」最根本的價值。有鑑於此,本文我們所要講述的是何謂「設計」而「設計思考」又是什麼?
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升,人們喜歡購買設計優良的產品來滿足功能及心理上的需求,找設計師裝潢住家提升生活品質也早已是趨勢,相信大家對於產品設計、平面設計以及室內設計這些名詞都不陌生,但大多數人仍不了解「設計」的本質與它所傳遞的價值
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,加上疫情的推波助瀾之下,客戶的需求也不斷改變,企業的工作流程、管理方式都必須革新,世界上頂尖的品牌或公司,也早已經導入「敏捷思維系統」,有效帶領團隊用最少的時間及成本推動專案
在競爭極度激烈的商業市場,品牌策略以及商業空間規劃也近入一個瞬息萬變的常態,加上新冠疫情劇烈影響實體空間,如果再使用傳統的瀑布式管理流程或是個人工作室的形式
過去,醫院、診所較著重醫療技術與設備,醫療環境常常讓人感覺冰冷的氛圍,隨著現代人對生活品質的提升,醫療單位除了提供看診服務外,也開始關注看診環境是否舒適、友善,尤其對於頻繁往返醫院的病患或家屬來說,一個舒適的空間,甚是可能舒緩他們的長期壓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