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「體驗設計」的概念打造全新的醫療空間 (醫療)

過去,醫院、診所較著重醫療技術與設備,醫療環境常常讓人感覺冰冷的氛圍,隨著現代人對生活品質的提升,醫療單位除了提供看診服務外,也開始關注看診環境是否舒適、友善,尤其對於頻繁往返醫院的病患或家屬來說,一個舒適的空間,甚是可能舒緩他們的長期壓力

過去,醫院、診所較著重醫療技術與設備,整體空間常讓人感覺冰冷,隨著現代人對生活品質的提升,醫療單位除了提供看診服務之外,也開始關注醫療環境是否舒適、友善,尤其對於頻繁往返醫院的病患或家屬來說,一個舒適的空間,甚是能舒緩他們長期的壓力,醫療空間也因此革新。直學近年協助國內眼科及牙醫診所打造全新的空間體驗,本篇文章將會分享我們對於未來醫療空間設計的趨勢與想法。

台灣醫療空間目前的問題

台灣目前多數的診所規模較小、空間狹窄常呈現繁忙的景象,容易讓人感到緊張或不適,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延燒,為了避免民眾受到感染,出入醫院有更多的規範,空間中也增設許多安全管理設備,像是體溫檢測站、手部消毒區等,但這些臨時增加的設備導致空間更擁擠,甚至在門口造成堵塞排隊的現象。另外,等候空間作為患者在就診過程中停留時間較久的區域,也是動線往來最頻繁的地方,人們容易在此區域因環境或外界干擾而影響心理、產生不好的印象。醫療空間雖然以功能、實用性為優先,但隨著時代的變化,人性化以及對美學的追求都是將是醫療空間設計的核心任務。

以人為本,優化醫療空間的體驗

強調以人的需求出發,設身處地去了解顧客的需求,「體驗設計」的概念在餐飲和旅館業早已不陌生,而醫療空間設計也開始跟進,從動線、空間營造以及數位化等方面切入,除了提供病人及民眾更舒適的醫療空間,還要給予醫護人員友善的工作環境。

 一、動線清楚流暢重視機能與效率

醫院的機能眾多且複雜,加上來來往往的人潮眾多,容易造成空間混亂的現象,尤其疫情期間更應該做好動線管制,盡量減少接觸以防感染。民眾從進入醫院、掛號、候診、接受治療到結束離開,動線應該要清楚流暢,避免病人往返迂迴,因為動線雜亂而加重內心的焦慮感;而醫護人員也能透過合理的動線安排縮短服務動線,無形之中也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
w.y.s photography空間攝影

▲「大學眼科」注重病人的隱私及照護,為了讓不同需求的顧客在動線上沒有過多的重疊,將一樓作為一般病患的檢查與門診空間,二樓則是較私密的手術空間,藉此達到分流的效果。

二、空間整合電子數位系統及設備

台灣高齡少子的現象持續攀升,導致醫護人力不足且工作超載,加速了數位科技的運用。在醫療空間置入各式的設備系統,像是電子叫號系統、電子病例以及聲光情境控制等,不僅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,還能提升看診的品質與效率。另外,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們的生活造成衝擊,也改變了空間設計的思維,思考檢疫站與空間裝潢整合,以適應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。

w.y.s photography空間攝影

「大學眼科」引進德國蔡司專業儀器設備,二樓手術區利用電控玻璃展示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,營造專業醫療服務與現代科技兼具的光學中心。

三、營造安心舒適的看診環境

醫療空間設計除了滿足功能上的需求之外,還需要考量更多人性化的需求,在設計時可透過材質、色彩搭配、燈光設計等,平復患者緊張、恐懼等情緒,也能舒緩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,例如候診空間選用溫暖的木質與柔和的燈光,搭配舒適符合人體工學的沙發,加上綠色植栽、藝術畫作等讓空間放鬆舒適且充滿生氣。

w.y.s photography空間攝影

▲「一杏牙醫」以清新素雅的白色為基調再搭配溫暖木質,並在櫃體與天花四周加入圓潤弧角,使顧客走進空間時,感受到空間所傳遞的柔軟與溫暖。

四、提升整體空間美學,並有完善的標識導向系統

各家醫院有其複雜的內部機能,需要明確的指標系統讓民眾快速地獲得所需服務,避免病患迷路而延誤就診時間,另外,我們也常看見醫療空間會張貼許多文宣海報,缺乏整體規劃導致整體凌亂也未達到宣傳效益,也因此標誌設計與視覺設計也是重要的一環,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,考量字體排列、大小、色彩以及擺放位置等,並考量夜晚時的燈光效果,讓資訊更明確且提高辨識速度。

落實「體驗設計」,並結合醫院的核心價值

由上述可知,從使用者出發改善優化就醫流程及體驗,並結合數位科技是未來醫療空間設計的關鍵,除此之外,還要根據醫院的核心價值、關注點進行設計,有利於提高民眾的好感進而產生認同,例如「大學眼科」強調擁有最先進的儀器設備,因此在空間上可利用線條、材質或燈光設計等傳達科技與專業感。面對疫情尚未平息的的當下,醫療空間作為防疫的前線戰場,更應該以人為本為出發,並展現自身的核心價值,讓民眾更安心與信賴!

 

 

延伸閱讀:什麼是好的餐飲空間設計?從暸解體驗設計出發(觀念篇)

文: 鄭家皓
編輯:蔡青樺
圖:WYS PHOTOGRAPHY